【第492期】聂锦芳: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第一,理解世界的“新唯物主义”态度。当黑格尔把理性主义推向极致的时候,声势浩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在德国立马就崛起了。也就是说,没有马克思的“新哲学”,作为思维方式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是缺乏过渡、缓冲和超越的。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突出强调理解世界的唯物主义原则、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等,目的就在于校正唯意志论、观念论等思维方式的弊端。
第二,“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马克思的批判体现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中,这突出表现在他对《资本论》结构的反复斟酌和修正。从《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到他去世,面对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各种新的复杂状况,马克思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了资本的性质、运动、逻辑及其后果,做了极其繁杂的工作,写作量大大超过了《资本论》的初稿。尽管他并没有明确表达、概括出这些思考,但其中无疑蕴涵着新的创建,也铺筑了走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运动及其理论分析的通道??梢运?,自我批判最终促成了自我超越。
第三,顺应历史发展“铁的必然性”和“正在实现的趋势”,从世界总体格局中看待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马克思的分析表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铁的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马克思当年以落后的德国为例,特别批评了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的思路,并深刻地指出,从其先驱弗里德里?!だ钏固氐酱词既送ぢ扪┒?,再到发展者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和卡尔·古斯塔夫·阿道夫·克尼斯等人,他们的学说反映了德国在经济上面临着的复杂任务,体现了思想上的矛盾心态和双重主张。
毛振华:先秦用《诗》与《诗》的流播
典礼性用诗与《诗》的礼乐传播。典礼性用诗有着严格的典制,其用诗方式包括“歌诗”“笙诗”“奏诗”等,诗乐有机结合便成了礼乐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了音乐语言的表现力,体现了严格的“礼”的规则与等级分殊。典礼性用诗中,“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诗》的传播以“礼”为核心,围绕“礼”而不断延伸和发展,这时的《诗》更为突出“乐”的礼仪性功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学意识。
赋诗、引诗与《诗》的外交传播。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促使国与国之间交往密切,赋诗、引诗是春秋时期政治外交生活中的重要文化手段。公卿大夫成为传播《诗》的中坚力量,赋诗者将能用《诗》进行交流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所谓“善为《诗》者不说”(《荀子·大略》),“以礼乐相示而已”(《礼记·仲尼燕居》)?!妒烦晌鞴浯蠓蛑匾奈幕涣魇侄?,政治外交场合的吟咏与传诵促进了《诗》的创造性阐释,为《诗》经典地位的确立和文化生命力的焕发奠定了扎实基础。
诸子引诗与《诗》的学术传播。春秋之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官学衰微导致由贵族阶层垄断的学术、文化向社会各阶层扩散,而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的兴盛助推《诗》突破礼乐的束缚,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中。诸子常将《诗》有机融入著述中,作为议论说理的依据,以增强其说服力与权威性,突出和强化论题与主旨,同时也对《诗》义进行相应的阐释,促进了《诗》的文化传播与学术解读。
赵磊:“一带一路”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
我国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长期处于“末梢”,“一带一路”倡议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空中丝路等不断延伸,将西部内陆变为对外开放的新前沿。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是相辅相成、同频共振的关系,体现了内外统筹。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证明,“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能带动中国经济内循环,也能带动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国内循环的质量越高,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就越强、价值就越突出,从而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所有国家、更高质量的发展新生态。
原文链接:“一带一路”:夯实发展根基 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
胡友峰:生态美学立论的深厚渊源
我国生态美学观在哲学上主要体现在对“生”的探究与重视上?!吨芤住は荡窍隆酚醒裕骸疤斓仉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倍酝蛭锷探辛怂得?。儒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应远离对虚妄无形的神灵鬼怪的探索,而将重点放在“生”之事上??鬃右苍浴拔粗?,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都体现了儒家重生、贵生的态度。同样,儒家也尊重“自然之生”,强调对自然节令和自然规律的尊崇,主张按照生态规律合理安排农业。儒家“不违农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观点便展现出在“人之生”的基础上对“自然之生”的爱护和尊重,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道家则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万物生于天道的过程,同时道家的“道法自然”“道为天下母”及“万物齐一”等观点也表现出尊重自然、爱护众生的理念。佛家的“轮回转世”“众生平等”等观点则体现出对生的无限渴望以及对自然万物生存状态的尊重。
韩喜平、刘星彤: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战略思维是总体规划复杂性长远性的实践过程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首先是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式,以在复杂的现实中历史性地实现长远整体的理想为其价值旨归。战略思维出场的主观前提有两个:一是全局性长远性理想目标的设定;二是强烈的改变现实的实践意向。战略思维就是战略地认识问题和战略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战略地认识问题即是对现实的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进而生成对现实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战略地解决问题则是基于战略认识的整体性长远性的实践设计,它作为整体性的实践原则,对具体的现实实践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从战略上看问题,即从全局、长远、大势上判断形势、把握规律、作出决策,是对坚持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普遍、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辩证统一的基本遵循。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是党取得百年辉煌的密钥。只有全局在胸,将具体问题置于整体发展的全局,把握形势谋大事,才能有把握地走好每一步棋。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