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期】田鹏颖: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在世界上高高扬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道路,极大丰富了现代化理论、拓展了现代化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全新选择,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推进管党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新视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可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是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核心”之所在;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高度的“要义”之所在;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命脉”之所在。
张文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と沃氐涝?;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一些难题等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将交织叠加,各种风险挑战会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解决发展问题的难度加大,斗争涵盖领域的广泛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攻坚克难的复杂性都将前所未有,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做好各种斗争的准备。
余永跃、徐海辰: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这里的“人”不是特指某一群体的“部分人”,而是包括城市、乡村等不同区域居民在内的“所有人”。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推进拓展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使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更多居民可以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从全局性角度把握和优化发展格局,遵循东中西、城镇乡一体化发展原则,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
重点关注农民群众的权益问题,不断优化户籍制度、推动居住证制度改革,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政策体系,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城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点推进县城这一重要载体的建设,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
迟福林: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发展活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把握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靠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的伟大实践,是中国改革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迈向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3方面的重大任务。例如,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っ裼笠挡ê推笠导胰ㄒ?,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等。报告提出的这些具体要求,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性。
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在推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由此,要厚植发展信心、增强发展信心、优化发展环境。其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又要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就需要实现公开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赵思童:新时代美育工作突出了目标性和战略性
新时代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人心灵美、行为美而服务的。它用优秀的艺术形象来熏陶人,用美好的事物来感染人。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同时,深入地影响人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与人的生命状态、综合素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把美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必须深刻认识美育的战略地位和美育育人价值,将美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现在乃至今后,教育系统都需要不断加强美育工作,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构建大美育格局。让美育成为人人都要学习的必修课,打造红色歌曲大家唱、英雄故事大家讲、励志剧目大家演等特色,用各类美育艺术实践,探索出同向同行、互融互通、共建共享的“美育思政”育人模式,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美育实践中去,亲身感受美给人的体验及美育带给个人思想的变化。许多学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立足自身实际,探索美育育人规律,在美育课程育人、美育活动育人、美育文化育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宝贵经验,也收到了良好成效。
“学术卡片”栏目所摘选的文章,主要源自光明日报社光明智库、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系统)、光明日报理论部等主流媒体,希望借此栏目为广大学者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